830小舖十五烘焙坊高雄吉林街夜市 小雨點冰品店包租公
Tiger老師是自動建站的專家 | 台灣站神 | 架站平台 | 台灣站王 | Tiger老師 | 創業導師 創業老師 | 五元網站包租公 |

吃錯3種油「助長乳癌」最惡性殺手!

吃錯3種油「助長乳癌」最惡性殺手!

腫瘤狂擴張 葵花籽油中鏢

2025/05/09

根據衛福部統計,乳癌排名我國女性好發癌症第一位,平均每天有42人被宣告罹患乳癌,每年奪走超過2000條寶貴生命。其中三陰性乳癌被稱為「乳癌最惡性殺手」,是公認比較難治療的特殊類型乳癌,營養師呂美寶提醒,每天吃的油脂,可能正悄悄「餵養」乳癌細胞。

呂美寶在臉書發文表示,三陰性乳癌(TNBC)是一種特別惡性的乳癌亞型,復發率高,治療選項非常有限。美國康乃爾大學3月份發表在權威期刊《Science》的研究發現,日常攝取含有Omega-6亞麻油酸較多油品,例如大豆沙拉油、玉米油、葵花籽油等,竟能被三陰性乳癌細胞直接感知與利用,促進腫瘤快速擴張。也就是飲食中過多的Omega-6,不只造成能量與脂肪過剩、慢性發炎等間接影響,「而是直接打開腫瘤的生長開關,造成癌細胞快速生長」。
呂美寶接著以另一篇刊登於《Immunity》的研究解釋,三陰性乳癌會釋放一種叫做花生四烯酸AA的脂肪酸,來「重新編程」免疫細胞,使這些免疫細胞不但不攻擊腫瘤,反而協助腫瘤逃避治療,「這表示,過量攝取Omega-6亞麻油酸,不僅加速腫瘤生長,也可能削弱免疫治療效果」。她強調,Omega-6亞麻油酸跟花生四烯酸AA都是身體需要的脂肪酸,也參與荷爾蒙代謝、免疫、神經傳導與生殖功能,只是如果過多,身體就可能發炎,也容易開啟癌細胞加速生長的開關。

至於該如何調整飲食,呂美寶列出4點建議:
1.避免過量攝取Omega-6:家中減少使用Omega-6為主的植物油(如大豆沙拉油、玉米油、葵花籽油),外食一定可以吃到Omega-6,不怕不夠,只怕過多。
2.減少加工食品與油炸食物:這些Omega-6都相對高量,加上高溫裂變更容易造成細胞損傷。
3.增加Omega-3脂肪酸來源:如中小型深海魚類、深海魚油、海藻油、亞麻籽,有助於抗發炎與調節平衡。
4.癌症患者可在醫師與營養師指導下,整體評估飲食狀態,或檢測體內脂肪酸比例,進一步調整油脂攝取的來源與含量。

消息來源

/

「食用油」怎麼挑才健康?10種常見「植物油」推薦再告訴你「動物油」為什麼不健康

我們平常煮菜,幾乎一定都會使用到油!但是你知道油有分好幾個不同的種類嗎?不同的料理方式也適合不同種油,如果你對油的了解很少、甚至家裡只有一瓶油的話,跟著我們一起往下看食安專家黃乃芸博士的說法!
「食用油」可粗分為植物油和動物油
日常我們攝食的油品可粗分為植物油和動物油,因為來源不同,他們的成分和營養特質也不同。以下為不同油品依其營養元素、膽固醇、脂肪酸差異、品質穩定性、耐熱性的介紹。
「食用油」1.植物油
營養元素:主要含維生素E、維生素K,與血液、生殖系統功能關係密切。

膽固醇:不含膽固醇,含植物固醇,它不能被人體吸收。阻止人體吸收膽固醇。

脂肪酸:

.多元不飽和脂肪酸/最不穩定,最易變質 → Omega-3
(亞麻仁油、紫蘇籽油、奇亞籽油、印加果油)

.多元不飽和脂肪酸/不穩定、易變質 → Omega-6
(大豆油、葵花油、玄米油、玉米油、葡萄籽油、芝麻油、玄米油、花生油、沙拉油 )

.單元不飽和脂肪酸/穩定而較不易氧化變質 → Omega-9
(橄欖油、苦茶油、酪梨油、花生油、芥花籽油、果仁 )

.富含飽和脂肪酸,穩定而較不易氧化變質
(椰子油、棕櫚油)

⚡️其中,要提醒讀者的是脂肪酸對健康的影響,植物油是脂肪酸Omega-3與Omega-6脂肪酸主要的來源,有些植物油中含有高量的Omega-6脂肪酸,使得人們的Omega-6與Omega-3兩者的攝取比例過高,甚至達30:1,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、癌症、骨質疏鬆症、炎症和自體免疫性疾病的風險

「食用油」2.動物油
動物油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👇

-------------豬油、牛油、奶油、魚肝油(非烹調油)-------------

營養元素:主要含維生素A、維生素D,與人的生長發育有密切關係。

膽固醇:含較多膽固醇,它有重要的生理功能。在中老年血液中含量過高,易得動脈硬化、高血壓等疾病。

脂肪酸:主要含飽和脂肪酸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魚油(非烹調油)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營養元素:富含DHA/EPA

膽固醇:教具有心血管保護、抗發炎、抑制血栓、降血脂、防失智及眼睛保健等功效。

脂肪酸:
多元不飽和脂肪酸/最不穩定,最易變質 → Omega-3

「食用油」裡除了植物油、動物油,這幾年市面上也多了「調和油」
除了表中介紹的油品之外,這幾年市面上也多了「調和油」。調和油是甚麼?

如果油品中混合2種以上的油脂,必須標示為「調和油」,舉例來說,同樣標示有調和油,產品名稱以單一油品命名,如「橄欖油(調和油)」,該油品的橄欖油成分,應至少佔50%以上;如以2種油品命名,如「橄欖葵花油(調和油)」。

不同的料理方式適合不同的「食用油」!

「食用油」料理使用重點1:
低熔點,適用涼拌、低溫烹調花生油、菜籽油、芝麻油、橄欖油

「食用油」料理使用重點2:適合水炒、炒菜加水悶鍋(100℃)的烹調方式
沙拉油、紅花油、菜籽油、亞麻仁油、印加果油、葵花油、玄米油、玉米油、葡萄籽油、芝麻油、玄米油

「食用油」料理使用重點3:適合中火加熱(160℃)的炒的烹調方式
冷壓初榨橄欖油、花生油、胡桃油、(苦)茶油、酪梨油、芥花籽油

「食用油」料理使用重點4:耐達190℃高溫的煎、炸或大火炒的烹調方式
杏仁油、榛子油、椰子油、茶油、酪梨油。 椰子油和棕櫚油、(苦)茶油

「食用油」料理使用重點5:耐高溫的烹調方式(動物油)
豬油、牛油、奶油

「食用油」的冒煙點是什麼意思?
冒煙點(又稱發煙點,Smoke point,介於熔點與沸點之間)是油脂加熱之後會起煙的溫度,只要達到冒煙點以上,就會開始變質,產生醛、酮、酸、等氧化物質,多攝食會造成人體危害。每一種油的化學式結構不同,對熱的安定性不一樣,耐受的溫度不同。因此在選用油品之前,必須要先瞭解什麼是「冒煙點」。
市面上好多種類的食用油產品,消費者挑選時應該注意...
挑選「食用油」的重點(1)認清油品名稱
國內外都出現混合油攙偽假冒事件,有些商家會以較高級的油品來作為商品的名稱,但其實內容物混合了高價及較低價的油品。

選購時,檢視產品標示名稱及成分是很重要的。如果油品名稱以單一油品命名,如「橄欖油」、「沙拉油」,表示只含有1種油脂;如果混合2種以上油脂,必須標示「調和油」。

標示為調和油,品名以單一油品命名,如「橄欖油(調和油)」,該油品的橄欖油成分應至少50%以上;如以2種油品命名,如「橄欖葵花油(調和油)」,其橄欖油及葵花油成分均應高於30%。如果不是以油脂命名,如名稱為「安心調和油」,則產品的成分,仍必須依所混合的各項油脂含量多寡,由高至低含量,依序標示。

挑選「食用油」的重點(2)深色玻璃瓶包裝是比較好的選擇
油品都都怕陽光線及高溫,深色玻璃瓶是比較好的選擇。透明塑膠瓶如果放置在不當的地方保存,照射過多的陽光,會催化油質的氧化反應。

也有業務用的油品以鐵桶盛裝販賣,如果保存的地方過熱,油品也易氧化變質。

挑選「食用油」的重點(3)依家裡的烹飪方式選不同的油品
勿使用「一瓶萬用油」是這幾年Kitchen Science- 廚房科學的宣導語,每一種油都有其適合的烹調溫度,依家中照不同烹調方式去選用不同的油。

挑選「食用油」的重點(4)購買較小瓶裝量的油品
因為廚房會有不只1瓶油,購買的油品儘量使用較小的瓶裝量,讓油品保持在比較新鮮的狀態。

「食用油」保存要注意兩大點!
(1)注意保存期限

(2)使用前要聞有沒有油耗味

油品一般放在家中廚房,因為溫度可能較高,每次烹調前要聞其氣味,如果有油耗味,色澤較原購買時偏黃,甚至黏度變高,都代表油脂已經氧化,不適合再食用。

【吃貨的食安課】專欄專家介紹
社團法人中華食品安全協會 理事 黃乃芸

學歷:
美國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 博士;毒物學副修
密西西比州利大學 碩士
國立台灣大學 學士

經歷:
美國食品安全現代法- PCQI登錄課程講師
食品產業職業安全講師
全國農業會議「安全議題蒐整小組」委員

選錯油讓你身體發炎!Omega-3,6,9這樣吃才健康

想讓身體保持在健康狀態,別再只吃水煮餐!攝取好的油脂,也非常重要,而市面上許多油都會標榜含有Omega-3或Omega-9,選錯油脂,不僅會讓身體更容易發炎,還可能形成膽固醇。

許多人怕外食營養不均衡,而選擇自己在家煮飯,但煮飯選對油,也是很重要的,尤其許多家庭煮飯,通常煎煮炒炸,都一罐油用到底,但隨著不同油品的選擇、烹調方式也不同,小編就來告訴大家,怎麼選油、用油,才健康!

Omega-3,6,9比例不對 身體易發炎
大家常聽到的Omega369,其實是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,而不同的不飽和脂肪酸,對人體也有不同的功用,有的具有降低壞膽固醇的作用,可以在植物油、魚油中找到;有的卻會導致身體發炎,不宜吃多,因此要多元攝取、均衡攝取Omega-3、6、9,才是對人體有幫助的。

Omega-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
食物來源:深海魚、亞麻仁籽、堅果種子
健康影響:人體必需脂肪酸、抑制發炎、清除血栓
烹調方式:最不耐高溫

Omega-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
食物來源:大豆油、芝麻油、玉米油、葡萄籽油
健康影響:人體必須脂肪酸、易造成發炎
烹調方式:不耐高溫

Omega-9單元不飽和脂肪酸
食物來源:橄欖油、苦茶油、酪梨
健康影響:抗發炎
烹調方式:耐高溫

飽和脂肪酸
食物來源:豬油、奶油、椰子油
健康影響:容易形成膽固醇
烹調方式:耐高溫

而現在許多人都是外食族,而外面大部分都是用含有較多Omega-6的植物油,像是大豆沙拉油、葡萄籽油…等,往往攝取過多的Omega-6、與肉類含有的飽和脂肪,就容易形成膽固醇、導致身體發炎。

根據美國心臟學會建議,油脂攝取的最佳比例為「Omega-3:Omega-6:Omega-9:飽和脂肪酸 = 15%:15%:45%:25%」,如果是自己煮的話,可以多攝取含有Omega-9的橄欖油、苦茶油,來保持油脂比例均衡。

常見油的種類

1.Omega-3
像是亞麻仁油、核桃、胡桃、魚油,都富含Omega-3,而Omega-3可以幫助強化免疫系統、預防心血管疾病、降低中風機率,同時也能維護腦部健康…等,對人體益處多多。

2.Omega-6
含有Omega-6的食品相當多,像是麥片、堅果、肉類,而油品包含常見的大豆油、玉米油、葡萄籽油…等,這些油品也常用在加工食品中,要避免過量攝取。
人體不會自行生成Omega-3跟Omega-6,而Omega-6也不全然是壞的營養素,會對人體產生負面的效果,是因為日常飲食中,Omega-6的攝取過多,極度不平衡的攝取可能會導致血管硬化、自體免疫性疾病…等。

3.Omega-9
Omega9屬於非必需脂肪酸,但適量攝取Omega-9,可以幫助抗氧化、降低膽固醇、維持心血管健康,常見的油品有:橄欖油、苦茶油、酪梨…等。
但並不是對人體好,就可以無限制的攝取,不管是好的油、壞的油,只要過量攝取,都會讓身體容易發炎、變胖、生成膽固醇。

別用一罐油打天下!這些油不適合高溫烹調

1.低溫用油
葵花油、芥花油、亞麻仁油,發煙點在107度左右,屬於低溫用油,比較適合拿來涼拌,或是加水炒菜,將炒菜溫度控制在100度左右,才不容易讓油品變質。
2.中溫用油
花生油、沙拉油、奶油、椰子油,這些油的發煙點,大約在160℃-180℃之間,只適合用中火炒,並不適合拿來當作煎炸油來使用。
3.高溫用油
苦茶油、橄欖油、豬油,發煙點約落在180℃以上,比較適合拿來煎、炸、大火炒,油品也不容易變質。
也建議大家,可以多選擇不同的品牌、種類的油,根據油的特性來搭配烹調方式,也能更均衡補充Omega-3,6,9,幫助身體抑制發炎,打造強健身體

/
圖片引用來源: Pixabay / Unsplash / LovePik

ZURI愛生活 / 站長服務網

ZURI愛生活 / 站長服務網

相關服務項目

ZURI愛生活

本頁 QR Code

瀏覽總次: 000020768

ZURI愛生活

ZURI愛生活

手機:0989-521957

信箱:168ume@gmail.com

官網:https://www.vvip.tw/HELP

地址:830高雄市鳳山區鳳東路335號

LineID:tw8300

點我丶掃我丶加我為 Line好友

/

歡迎!! 加入「公益點評」社群

--- 今天人人幫你,明日你幫人人 ---

吃錯3種油「助長乳癌」最惡性殺手!

本頁 QR Code

本頁點閱數: 000000019